土地里的脊梁

2024-07-01 来源:网络 阅读:2021

“饮酒高境为求乐,一语道破壶中天”。

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记载:“宛左右以蒲陶为酒,富人藏酒至万余石,久者数十岁不败”,这是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所见。纵观汉武帝时期至清末民国初期的2000多年中,中国的葡萄酒产业经历了从兴起到鼎盛,与之相随的是绵延不断,流传至今灿烂的中国酒文化。

古人寄情于酒,醒言醉说。因此有了《燕歌行》中“蒲桃一杯千日醉,无事九转学神仙”的洒脱豪迈,也有了“种葛南山下,葛藟自成阴”的浪漫。本期特约嘉宾就投身土地,造福乡梓,致力于打造出真正属于国人自己的葡萄酒品牌。

本期《土地里的脊梁》讲述的是江西省富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元煌关于感恩,关于梦想的故事。

https://img2.danews.cc/upload/images/20240628/d395eac7d22321171fca1e6879fde797.jpg

吴元煌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山村,1979年高中毕业后,听从父母的建议,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,他说这是“梦想以此报乡亲”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他这个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高中毕业生,从此当起了英文老师。自此,这方讲台,他一站就是14年。

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徐徐展开,骨子里刻着冒险精神的他,离开了校园,投身于本地一家国营制药厂,从一名基层市场营销人员做起,从此便与药品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九十年代末,当人们还沉浸在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憧憬时,吴元煌身边的一帮兄弟们却忧心忡忡。他们深深地知道,那个年代的药价居高不下,中国本土的制药行业是何等的虚弱。全国范围内,我国拥有一类新药知识产权的,也只有两个半。如果国外同行一股脑地冲进来,那定是狼入羊群。思前想后,他们率先在湖南长沙竖起了一杆药品降价大旗,开创了中国第一家平价大药房,由此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,在随后的三年内,连续三十余次发布药品降价公告。

吴元煌是个创业人,但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生意人。他身边的所有朋友如是说。多年的摸爬滚打,医药行业所有的细分市场都留下过他的足迹,也包括了大健康。

2003年,吴元煌北上参股中国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。祈盼着为国人的健康与压低医药费用寻找出路。短短三年几乎花光了他全部的积蓄,最后只能在朋友的帮助下,不得不又开始重操旧业。

2012年有点积蓄的他又坐不住了,心心念念的大健康产业一直缠绕着他,他敏锐地意识到,未来的中国农村一定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,因此他往老家跑的次数多了起来。一次他回到了那个深爱的母校,与三十多年前相比,不管是在校人数还是教学质量都裹足不前,尤其是95%留守儿童的数字,让他欲哭无泪。

他说他曾是新中国的第一批留守儿童,他的父母是农村干部,长年带领乡亲们不是做水库就修公路,还要向荒山要粮。为了赶工期,他们与乡亲们在工地上同吃同住,即便偶尔母亲回到家,也要下到生产队为社员读报纸直到深夜。他们一家六口,姊妹三人都寄养在奶妈家里,唯独吴元煌留守在家中。

看到眼前这些跟他有着同样经历的留守儿童,他感同身受,想起当年他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说,你们要好好学习,等成为了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忘了你的故乡,这,才是你们的根。他想,现在该轮到他来践行这些话了。于是毅然放弃了利润丰厚的药品生意,回到老家想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,为母校带来些改变。

仔细调研后,他看中了一种本土葡萄-刺葡萄。该葡萄是我国特有的品种,并且特别适合做干红葡萄酒。他发现很多国内较大的国产葡萄酒品牌,原料均是从国外引种的。为了生产出一款地道的中国葡萄酒,吴元煌一咬牙就栽了进去。从开荒种植刺葡萄,到成功地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,建酒厂出产品,一晃,十余载。他严格地按照百年酒庄的标准建了酒庄,他常说,干农业就必须记住曾国藩的一句名言,“天下至拙,能胜天下至巧”。

当吴元煌被问到对葡萄酒市场的前景有何看法时,他信心满满地回答:“未来,一定是民族品牌的天下,国人一定能喝到属于咱们自己的葡萄酒!”

有人问他后悔吗,他沉默,随后只说了一句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,掷地有声!



延伸 · 阅读